近日,伦敦大学城市学院与哥本哈根信息技术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引人注目的实验,结果表明,人工智能(AI)能够在没有外界干预的情况下,自发形成类似人类的社会规范和习俗。这项研究的成果已于5月14日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杂志上,标志着 AI 群体行为研究的新进展。
图源备注:图片由AI生成,图片授权服务商Midjourney
在这项实验中,研究团队将多种 AI 智能体置于去中心化的交流环境中,模拟了人类社会中的群体互动。研究者将这些 AI 模型分成小组,规模从24个到200个不等,通过长时间的互动观察,发现它们能够自发形成共同的行为约定和社会习俗,而这一切都是在没有中央协调和预设规则的情况下实现的。
主要作者阿里尔・弗林特・阿舍里博士指出,尽管以往的研究多集中在单个大型语言模型(LLM)智能体上,但现实中的 AI 系统往往涉及多方互动。这项研究证明,AI 模型能够通过形成约定实现行为协调,这种特征是无法仅从个体行为中推导出来的。
实验的设计非常有趣。AI 智能体被随机配对,需要从候选池中选择相同的 “名称”,以便获得奖励。若选择不一致,则会受到惩罚,并公布对方的选择结果。尽管每个智能体只掌握自己的近期交互记录,无法看到整个群体的情况,它们仍然能够自发形成一种共享的命名规范。
研究发现,AI 群体的行为扩散过程与人类社会的语言演变有相似之处。实验中的 AI 智能体不仅在交流中达成共识,甚至会就共同的行为规范进行协商和调整,形成一种自下而上的 “道德” 或习俗。此外,研究团队还观察到,集体偏见的形成并不能简单归因于个体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由 AI 自发形成的习俗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实验中,当一小群坚定的 AI 模型出现时,它们能够迅速改变原有的群体约定,制定出新的规则。这一发现为我们理解 AI 的 “社会性” 特征提供了新的视角。
随着 AI 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 AI 模型被应用于各个领域,其行为和决策将对人类社会产生深远影响。研究人员表示,深入了解 AI 群体的社会特征,将有助于人类更好地控制和引导 AI 技术的发展方向,从而确保其始终服务于人类的利益。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性AI社区,引领 AI 技术交流与创新实 » 研究称, AI 能独立自发组成社会,形成自己的规范和习俗
最新评论